前不久,波司登推出萬元羽絨服上了熱搜。
/1 /
關于如何看待“波司登羽絨服都上萬了”,網友們各抒己見,觀點基本分為了三派:
一派認為,波司登羽絨服在全球也算是大品牌,有個別的款式,搞成高大上,滿足某一群體的需要,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有人說,一分錢一分貨,但是,真的是我等這種普通群眾觸不可及的。
還有人說,心里也是很好奇,這個萬元的波司登羽絨服,到底是該有多好呢?好想體驗一下。
不過,不知道這種體驗,是不是僅限于去試穿而已。哈哈哈
另一派覺得,不管怎么樣,價格是真的貴,只能看看,*不會買,因為根本買不起。
還有一派,是理性消費的代表,不說買得起還是買不起,只是發出靈魂拷問:
“這么貴的羽絨服,它是鍍金的嗎?”
羽絨服不就是保暖的?什么材質值得上萬元一件,就算是某鵝,不也才大幾千嗎?
我對波司登羽絨服的認知,還是前兩年逛商場時看到波司登在搞專場,價格在1500-5000元不等。
看到波司登羽絨服都上萬元了,我也試著問了身邊一些人的看法。
他們的心理歷程,基本上都是先吃驚,波司登現在都成了羽絨服價格的天花板了嗎?繼而是感慨,自己掙錢的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最后總結一句,羽絨服還是不要買太貴的,倒不是消費不起,只是覺得實在沒有必要。
上萬塊的羽絨服,你穿著它擠地鐵、公交,去吃個大排檔,舍不得吧?
年輕人講究款式,喜歡追求時尚,基本上,羽絨服也是每年都在更換,買個性價比高的,換掉也不心疼。
這上萬塊的羽絨服,在衣柜里,第二年不想再穿了,扔了又可惜,簡直是“雞肋”一般,穿它“無味”,棄之可惜。
/ 2/
其實,萬元波司登羽絨服,已經是過去式了,那是兩年前的定制款?,F如今波司登羽絨服價格最高也只是在5000元左右。
雖然已是過去,但是,我們還是不禁好奇,憑什么會有萬元的波司登?
這里,我們先來談一談關于波司登羽絨服的“成長史”。
1976年,高德康創建了波司登。最初,波司登只是代工,后來,一步一步走上了品牌的道路。不過,不變的是,波司登很專一,一直致力于羽絨服的生產。
在最初,消費者對羽絨服的認知是,不同于棉襖、大衣的新東西,輕便、保暖,穿到身上很舒服。
一時間,大街小巷都流行起了羽絨服,可羽絨服的款式單一、質量一般,這很快又讓消費者放棄了對羽絨服的青睞。
行業不景氣,讓波司登也深受其害。二十多萬件羽絨服只賣出去8萬件,倉庫積壓這十幾萬件羽絨服、銀行的貸款、員工的工資,這些都讓高德康徹夜難眠。
后來,他另辟蹊徑,開始包裝自己品牌的羽絨服,理念是“輕、薄、美”,而別人的卻是“厚、重、丑”。別人的羽絨服追求的只是保暖,而波司登除了保暖,還有各種款式,滿足了消費者對時尚的需求。
波司登羽絨服在眾多的羽絨服眾,脫穎而出。1995年,波司登一年賣68萬件,銷量是*,一躍成為羽絨服界的一匹黑馬。
2006年,波司登以及旗下的二線品牌雪中飛、康博羽絨服產品的銷售額,在中國30大羽絨品牌中共計占36.1%的市場份額,成為羽絨服界的霸主。
全球三分之一的羽絨服,都是波司登造。2007年,波司登以羽絨服*股強勢登陸了港股。
波司登以不容小覷的實力,成就了一段神話。
可眾所周知,羽絨服是有季節性的,只有在寒冷的冬天,人們才會買羽絨服。而波司登只有羽絨服,這也導致了在淡季會有庫存積壓,增加了銷售成本。
于是,高德康又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2009年,波司登啟用“四季化、多品牌化和國際化”的多元化戰略,涉及的服裝領域開始擴大,有男裝、女裝、童裝、校服。而且,還收購了杰西、邦寶等服裝品牌。
很顯然,在消費者的認知力“波司登=羽絨服”,對于其他的服裝領域,并不買賬。
所以這樣的戰略,也讓波司登在2012年銷售額和利潤大幅下降。
2012年,波司登的凈利潤有10.79億,同比增長了15.9%,但非羽絨服業務的銷售額卻下跌了5.3%。
而且,賣羽絨服也是要看“運氣”的。偏偏2013年是個“暖冬”,原材料的成本翻倍增長,這讓羽絨服的價格又在上漲,讓整個羽絨服的市場很是蕭條。
這期間,國外的很多品牌ZARA、優衣庫、H&M等進入國內市場,出現在一體化的購物中心,深受年輕人的青睞。電商又開始盛行,這讓一直是門店銷售模式的波司登,有點“老掉牙”的落后。
諸多原因,讓波司登遭遇了“寒冷的冬季”,凈利率從2012年開始連續三年狂跌,從11.29%一路下降至2.19%。2014年波司登全年營收62.93億元,凈利潤已大幅削減至1.32億元。
波司登開啟自救模式,為了清理庫存,打折甩賣,陸續關閉經營不好的門店,大約有8000家。蟄伏了兩年,終于在2016年,波司登不再走下坡路,穩住了陣腳。
/3 /
摔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高德康開始“認命”,不再試圖去改變消費者的認知,而是維護消費者的心理“波司登=羽絨服”的心理。
2017年,波司登打出了“全球熱銷的羽絨服專家”的旗幟,繼續專注做羽絨服,而且,價格基本上是在1000-5000元的高端羽絨服市場。
高德康把這一次的轉變,看成“二次創業”,對于波司登來說,這也是脫胎換骨的一年。高德康把目光對準了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才是消費的主力軍。
2018年開始,波司登羽絨服全面漲價,漲幅20%-30%,其中高端產品提價幅度達到30%以上。
波司登把旗艦店開進了全國各地大城市的最高檔的購物中心,只賣高端產品,設計獨特,價格更是讓你眼前一亮。
高德康還不惜重金,請請了紀梵希設計師、前Karl Lagerfeld創意總監、意大利鬼才設計師Ennio Capasa三位國際知名設計師推出的聯名系列,讓波司登“華麗轉身”。
在2018年9月紐約的時裝秀,國際明星安妮·海瑟薇、維秘超?!癆A”等都身著波司登羽絨服登場亮相,她們身上的服裝中還展現了中國傳統水墨元素。
也是這一年,一件上萬塊的加拿大鵝的羽絨服,讓高德康有了更大膽的想法。誰說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外國的羽絨服必須要比中國貴?
于是,在2019年,波司登推出耗費了43年、經過489道工序才最終問世的“登峰系列”,以“*保暖、無懼極端環境、專業級防護”三大核心功能。售價5800元-11800元,全國只有4437件,“登峰系列”僅在杭州大廈的波司登旗艦店有售。
熱搜上的萬元波司登羽絨服正是這款,為什么這么貴?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數了。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登峰系列”推出后,消費者并不感興趣,只是看看熱鬧,真正下單購買的沒有幾個。
而這款定價高,長期銷售數據不佳的萬元羽絨服已經下架,被束之高閣了。
不過,這一次大膽的嘗試,也讓高德康摸出了門路,可以讓波司登停留在中高端市場,不做消費者心里的白月光,也不做腳下的一坨泥,而是那種,可以買得起,又有一些檔次的羽絨服。
有數據表明,2018年至2020年,波司登在一、二線城市的門店布局占比從24.3%提升至28%,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占比在2020年仍然達到72%。
由此可見,波司登的消費主體還是在全國廣大的低線市場。波司登想抓住城市潮流年輕人的市場,也不能拋棄那些在意“性價比”的消費者。
萬元的羽絨服值不值得買先不說,幾千塊的羽絨服,只要是物有所值,很多年輕人還是很買賬的。
只是轉型多年,羽絨服業務營收仍占80%的波司登,想要靠萬元羽絨服、高價營銷來打造其高端品牌形象,可能還是想簡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