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國南部接壤的越南也許會被人們忽視,但如果你關注經濟,那么這個鄰國在近期的表現將令你感到驚訝。3月,越南的出口同比增長14.8%,達到437億美元;同時期,中國出口貿易重地深圳的出口下降14%,達到189億美元。
對于經歷過改革開放的國人來說,越南取得的爆炸性增長有“似曾相識”之感。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越南正大步踏上更高的臺階。這個東南亞鄰國是否應當成為令中國擔憂的對象?
中國制造業的后花園
從幾年前開始,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形成兩股推力,促使大型制造商將更多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越南,以降低生產成本。
因工人短缺,耐克和Lululemon的運動服飾供應商Eclat Textile在2016年離開中國,同時決定在越南擴大業務。為了提供更靈活的客戶服務,這家總部位于臺北的紡織公司還計劃在其他新興國家建立多個規模較小的制造中心。
在和周邊國家的競爭中,越南是一個成本效益更高的選擇。越南當地工人的平均時薪為每小時2.99美元,中國工人的平均時薪是越南工人的兩倍——每小時6.5美元。
對更低成本的追逐和亞洲的制造業遷移相呼應——制造中心先是從日本轉移到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之后再轉移到中國大陸。實力雄厚的制造集團也開始將工廠遷往成本更低的地方。
貿易戰使得部分企業將供應鏈從中國遷出,將生產制造和分銷轉移到周邊國家。越南成為制造商們的*,不僅因為它靠近我國制造業中心廣東省,還因為它有著廣闊的海岸線和較低的出口關稅。
作為“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經濟政策的一部分,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對中國進口商品單獨征收關稅。盡管這一舉措的目標之一是將失去的制造業帶回美國,但目標顯然比預期中更難達成,因為中國制造商們開始從越南繞過關稅。
太陽能光伏板是一個*的例證。進口關稅在2018年被提高后,中國太陽能光伏板巨頭紛紛將最后的工序轉移到越南,在當地開設部件組裝工廠,之后再運往美國。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89%的太陽能光伏板出貨量都是進口的,而越南是對美國*的出口國。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20年越南的大部分光伏組件由中國知名制造商提供,比如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隆基股份 、天合光能、東方日升、尚德電力。
根據Liberty Street Economics的數據,關稅政策生效后,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在2019年下降,同一時間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市場份額大幅增加。
越南是兩個主要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全面進步協議》(CPTPP)。2020年,越南還與歐盟簽署了一項自由貿易協定。一系列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降低出口關稅,并引來投資者。
廣州某家箱包制造商的商品主要銷往美國和日本,2017年開始這家公司開始在越南生產箱包,并一直向越南當地工廠分派更多長期訂單。公司表示,“整柜的價格其實和深圳是一樣的,時間是一樣的,關稅的問題比較多。產品走越南的關稅低,越南的用工成本也低,只有廣州的40%?!?/p>
生產線的轉移并非一帆風順,尤其是遇到疫情時。
2021年4月,德爾塔病株在越南爆發,為制造業和供應鏈按下暫停鍵。浙江一家家具公司的老板王波表示,“我甚至懷疑自己做了一個很糟糕的決定,尤其當我看到中國國內的工廠仍在正常運轉?!蓖醪ǖ墓緩?020年開始在越南工廠生產商品,以降低成本,并滿足歐美客戶增長的訂單需求。(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假名)
2021年10月,經濟壓力和社會運轉壓力下,越南政府選擇放棄此前應對疫情的政策,轉為“與Covid-19共存”,將對國境內大部分城市的封鎖解除。越南總理范明政說:“我們不能無限期地繼續采納檢疫和封控措施,因為這將對國民和經濟帶來問題?!?/p>
和其他越南工廠一樣,王波的工廠從政策轉變后逐步復產?!霸谶@一點上,我們停留在越南是值得的。從長遠來看,生產渠道的多樣化對我們是有利的,特別是考慮到國內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使得工廠短期內無法復工?!蓖醪ń忉尩?。
搭建分散化全球供應鏈的共識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中國贏得“世界工廠”的稱號,“中國制造”的產品已經在全球市場扎根。從2009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全球*的商品出口國,2019年的出口總額為2.641萬億美元。2020年,中國*于全球其他經濟體,率先從Covid-19疫情中迅速恢復,當年的出口額上升到2.59萬億美元。
全球健康危機映襯出在一個國家境內擁有完整、全面供應鏈系統的優勢。在疫情之前,中國就已經是全球一半醫用口罩的制造國。在許多國家陷入防護用品短缺的窘境時,中國成為全球藥品和個人防護設備(PPE)的主要供應商。
另一方面,疫情使其他國家開始意識到:過于依賴中國供給的商品,將使他們在危機發生時處于弱勢。
2020年3月,Covid-19疫情在美國紐約州肆虐,由于缺乏個人防護設備和呼吸機等設備,打得整個醫療系統措手不及。在一次日常簡報中,時任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警告稱不要依賴來自中國的基本設備:“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不能依靠中國的基礎設備來拯救美國民眾的生命”。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將通過增加本土口罩和呼吸機的生產,努力實現防護和醫療設備的“完全獨立”——盡管這種設想短期內很難實現,聽上去也“成本有點高”。事實上,不僅是醫療設備和藥品,法國和美國一樣嚴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
在日本,供應鏈改革也是一個熱門話題。2020年10月,東京政府宣布一項擴大的補貼計劃,以鼓勵那些將中國作為供應鏈中心的日本公司向東南亞區域發展,讓供應鏈更加多樣化。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日越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日本將進一步加強與東盟的合作,以提高供應鏈的韌性,在亞洲建立能夠抵御危機的經濟體?!?/p>
據彭博社報道,截至2021年3月,日本已向81個海外項目發放了約231億日元的補貼,其中大部分是在越南,其次是泰國和其他國家。
大型企業也尋求在中國以外的國家擴大生產。據報道,蘋果公司正在通知供應商,這家科技巨頭計劃在印度和東南亞擴充制造業務。蘋果十多年來一直依賴中國工廠,分析師估計,蘋果有90%的產品由中國的合約制造商生產?!度A爾街日報》援引熟悉情況的人士的話報道,蘋果公司的中國制造承包商正在將目光投向越南,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經是三星電子的智能手機制造中心。
使得國家政府和大型企業尋求多樣化的其他因素,還包括難以預測的Covid-19疫情狀況,以及同美國之間在貿易、技術、地緣政治上的沖突。
歐洲商會4月底對370多名會員進行的調查中,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現在考慮或計劃將在中國的投資轉向其他市場,兩個月前,這一比例還不到四分之一?!半m然烏克蘭局勢對在中國經營的歐洲企業產生影響,但Covid-19疫情地阿萊更直接的挑戰,導致商業信心大幅下降?!痹撋虝a充說道。
全球主要行業和市場分析服務商IHS Markit關注越南的崛起,其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Rajiv Biswas認為,隨著供應鏈分散化進程加快,越南正在成為全球的一個新的制造中心。
越南更可能成為中國供應鏈的補充,而非競爭對手
歸功于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激進的制造業激勵政策、地理位置優勢,越南成為供應鏈多樣化*的受益者之一。
為與區域國家競爭高質量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越南頒布了許多措施。比如2021-2030年職業教育和培訓戰略,以及關于職業培訓支持的第17號決定,一遍為高端產業培養更多技術工人和IT人才。越南政府在努力使該國成為對外國投資者來說安全、有吸引力、高潛力的投資選擇。今年*季度,越南獲得44.2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比上一季度提升7.8%。
在最近訪問美國期間,越南總理會見蘋果和英特爾等硅谷科技巨頭,試圖吸引他們在越南建立工廠。
然而中國不應該對越南最近的經濟增長過于擔心。專注于東南亞的新加坡風投公司墨騰創投表示:“越南更有可能成為中國供應鏈網絡的延伸,而非競爭對手。該國人口和經濟規模比廣東省小,它也許不能像中國一樣發展完備的供應鏈?!?/p>
近幾個月的封鎖證明“越南制造”與中國供應鏈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在部分中越邊境口岸,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限制部分商品的流通。中國是越南的鋼鐵、電路板、機械、紡織品等行業的首要供應商。5月初,胡志明市服裝紡織刺繡針織協會主席Pham Xuan Hong對彭博社表示,材料短缺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所有服裝廠的生產和出口。
今年前四個月,越南從中國的進口額超過38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2%,使得貿易逆差超過200億美元。重新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是復雜且動態發展的過程,Covid-19疫情下的狀況已經表明,中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有多么密不可分,減少與中國的聯系是多么的困難。真正意義上的轉型需要耗費很多年時間。
制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將不可避免地搬遷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新興市場。因此,中國必須面對產業轉移帶來的就業問題。與此同時,中國必須在高端供應鏈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以確保長期增長,因為像越南這樣的后起之秀會更重視制造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