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有贊與小紅書平臺實現對接。截至2022年6月,有贊小紅書接入商家增幅超10倍,成交額增長1500%,合作成效初步顯現。
自從與快手的合作停止后,有贊平臺的營收大幅下滑,如今能靠小紅書翻身嗎?從數據來看,似乎有這個趨勢,但也有擔憂的聲音,一位有贊離職員工感嘆道,“等到小紅書的‘電商街’搭建起來了,就不會自己做了嗎?其實小紅書就是下一個快手?!?/p>
過去,有贊究竟經歷了什么?有贊該如何擺脫自身的困境?
與快手合作是一把“雙刃劍”
有贊的前身是2012年11月創立的“口袋通”,于2014年11月正式改名有贊。
目前,有贊的主要業務模式是電商SaaS服務,讓不具備IT基礎設施設備與技術的商家可以在各平臺搭建自己的網絡店鋪,在線幫助商家解決電商店鋪的設立和運營,以及后續運營推廣服務。
從有贊收入結構來看,拉動營收的部分主要是訂閱解決方案及商家解決方案,前者即SaaS訂閱及云服務,后者是為商家日常經營提供的增值服務。
2018年,有贊宣布與快手合作,為快手提供“短視頻電商導購”解決方案。得益于快手,有贊迎來了高速發展,2018年-2020年,有贊的營業收入從5.86億元猛增至18.21億元,增幅超200%。
根據浦銀國際研報顯示,2019年四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來自快手平臺的GMV占有贊總GMV四成??焓殖蔀榱擞匈澋某夘^部客戶。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一開始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想做電商,苦于沒有經驗,基礎設施也比較差,所以引入了包括有贊在內的第三方,為主播提供大量的商品以及成形的交易鏈路。不過,快手等直播平臺選擇與第三方合作,只是階段性的過渡舉措。
果不其然,2021年年初,快手宣布自建電商業務。
這一決定給有贊帶來了致命打擊。2021年上半年,有贊的GMV達到481億元,僅同比增長4%,其中來自快手渠道的GMV為96億元,占比降至20%。
有贊CFO俞濤并直言,有贊2021上半年GMV不理想,主要是來自快手渠道的GMV下滑影響。
股價更是藏不住有贊的狼狽。有贊股價從去年高點的每股4.52港幣一路跌至低點0.3港幣左右,跌幅超過9成。
今年3月29日,有贊發布了2021財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贊2021年營收為15.7億元,同比下降13.74%。這是有贊連續四年營收飛漲后迎來的首次下滑。根據歷年財報顯示,有贊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四年的營收分別為1.9億元、5.86億元、11.71億元、18.21億元。
營收下滑的同時,裁員消息也不斷。今年初以來,有贊兩次被傳出規?;脝T。對此,有贊對媒體表示,3月裁員的實際調整比例是20%左右,大概涉及1000人,而今年1月裁員屬于年底優化,大概離職300余人。
短短三個月時間,兩輪不小的裁員潮,大客戶快手的出走幾乎要了有贊“半條命”。
有贊陷入客戶流失的窘境
快手出走背后,是有贊尷尬的現狀:獲客成本高居不下,卻留不住客戶。
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三季度,有贊的銷售費用持續上漲,大幅超過了營收增長的幅度。銷售費用率從2018年年報的31.06%上升至2021年三季度的58.42%。
也就是說,獲客成本在大幅上漲。但與此同時,付費商家數量卻沒有呈現正向增長。
2020年,有贊的付費商家數量達到了9.72萬,隨后開始下滑,截至2021年三季度,有贊的付費商家數量下滑至9.03萬。
根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國外優秀SaaS公司的續約率基本維持在90%上下,而國內一般認為續約率要達到80%以上。然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報顯示,2018、2019年及2020年有贊付費商家流失率分別為52.2%、52.6%及54.8%。
用戶流失,獲客成本高企,本質上這也和有贊的產品以及發展模式有很大關系。
雪球用戶“芳博士”曾指出,目前電商SaaS賽道有兩個特點,“第一,客戶忠誠度不高,完全可以燒錢搶奪;第二,電商SaaS的技術壁壘不高,先發優勢不強”。其實說的正是SaaS賽道的同質化嚴重,缺乏高質量的產品。
例如,2020年7月,微信上線微信小店,官方推出的免費程序能夠實現的功能,與收費6800元/年的有贊服務相當。在有贊與微信小店之間,商家會作何選擇,答案十分明顯。有贊面對的中小商家,對于價格本身已足夠敏感,再加之市面上有合適的免費基礎產品出現,拋棄有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再從有贊本身來看,快手和微信是有贊起家的兩個重要平臺,之后也成為其主要流量陣地。但隨著快手、微信自建供應鏈,有贊的“商家解決方案”便沒有了用武之地。這也是有贊亟待強化的地方:將流量的重擔寄托于某一兩個大平臺,一旦平臺出現“動蕩”,有贊幾乎沒有緩沖的余地。
對標全球最大電商SaaS公司Shopify,曾是有贊2017年提出的愿景。問題是,有贊究竟要如何才能擺脫當下的困境,成為中國版的Shopify?
中國版Shopify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雖然同是SaaS公司,但Shopify和有贊所處的大環境并不相同。首先,歐美互聯網生態相對更加開放,Shopify得以與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 等流量平臺和Amazon、eBay等電商平臺達成合作。這是公認的Shopify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歐美電商基礎設施薄弱,支付、物流等相關費用較高,這為Shopify的營收結構多元化提供了充足的機會。Shopify與有贊的業務結構并不相同,Shopify的核心業務主要分為SaaS訂閱服務和增值服務,其中2020財年增值業務約占Shopify總營收的70%。增值服務主要包含支付、物流、金融服務。
再者,消費背景也不同,國外的消費習慣本身就是獨立站式的文化,消費者想要購買某個品牌大多是去該品牌自己的獨立網站,而國內消費者則首選中心化大電商平臺。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商市場份額中,淘系、京東和拼多多三家的占比超過90%。而同時期美國電商市場中包括Amazon、eBay、Walmart在內的前10大平臺總計占比僅為69.6%。
可見,有贊和Shopify的營商環境大不相同,發展邏輯也有所不同。有贊想要成為中國版的Shopify,還得依靠自身的增長邏輯。
“做大客”將是有贊接下來的其中一大業務策略。據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有贊新增付費商家數量達到1.9萬個,同時ACV(平均合同金額)達到1.28萬元,同比增長8%。ACV持續增長,代表購買高階版本SaaS產品的大中型商家數量提升。
此外,除了微信、快手,有贊正在加強和其他內容平臺、電商平臺的合作,進而搭建一個良好的合作生態,增強平臺抗風險能力。例如,商家接入小紅書小程序后,可在小紅書內實現交易閉環。據了解,通過有贊對接,商家無需開發便可快速接入小紅書,同時能利用有贊工具營銷獲客,實現精細化運營。
有贊的小紅書業務負責人提到,“小紅書在內容種草領域有著極大優勢,也是當下商家十分看重的陣地之一?!辈浑y發現,打通小紅書是有贊邁出的重要一步。而截至目前,有贊已打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小紅書、QQ、陌陌、映客等眾多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擴充商家類型還是擴充合作平臺,有贊的當務之急是要加速產品的創新升級,以滿足客戶與市場更高的需求,進而加強競爭力,搭建護城河。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關注客戶以外,SaaS企業還應當關注尖端科技,關注自我創新。鏈接微信生態和砸錢打“營銷戰”都不足以支撐有贊走得更遠,真正的“客戶成功”是借助自己的服務,讓客戶實現營銷數字化轉型。當一家SaaS企業自己都還在通過人海戰術、電話轟炸、AI騷擾等方式求取關注時,數字化改革更是無從談起。
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產品能力、持續迭代升級,在SaaS賽道保持核心競爭力,有贊與頭部內容平臺、電商平臺的合作才會實現1+1>2的效果,才能真正擺脫“命運掌握在大客戶手中”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