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月底,理想發布了新車L9,好幾塊屏幕、好幾組攝像頭、好多家庭功能,外加一個全尺寸SUV的噱頭。
這臺車對標的是500萬左右的勞斯萊斯庫里南——盡管它的定價不足50萬。
本來,小鵬汽車也將要發布一款全尺寸SUV,結果理想這么一搞,在高端車領域,留給小鵬和蔚來的對標的車型真不多了。
沒幾天,小鵬出來喊話,說自家的G9對標的車型是保時捷卡宴。
微博上,何小鵬還在理想L9發布轉天寫了一段話:在激烈競爭的、全球市場、非快銷品行業、2c非保護領域,有哪個好產品是靠精準定位,在中期或長期可以獲得優勢或壁壘的?話音剛落,理想官方轉發,并給了一顆紅心。
李斌沒說話。不過,精妙的一轉一贊之間,許多人讀出了造車新勢力三兄弟淡淡的火藥味。
你說蔚來怎么辦呢?未來也要發布SUV,對標這個牛,蔚來只吹到BBA。
但且慢,幾乎同期,蔚來的一輛測試車從總部樓上沖出玻璃,砸在了街道上,早成兩人殞命,蔚來出面道歉,最后引發爭議的那句話是:跟車本身沒關系。
2022年過半,這哥仨受到疫情、政策和市場大環境影響,過的都不算太好。早年一起吹過的?!汾s外來和尚特斯拉?,F在,能趕上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不過,曾經坐在一起照相的兄弟可能突然明白,*的競爭對手,也許就是彼此。
2019年的時候,蔚來缺錢,李斌滿世界找錢,投資人都整齊劃一的擺手不見。
到了年底,深陷膠著的李斌,也看到了那篇《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
整篇文章讀下來,李斌挺高興,就跑去品牌部門夸贊同事“干得好”——“用老板的悲情來打動消費者?!?/p>
品牌部說:不是我們干的。
另一邊的何小鵬其實也不舒服。辛辛苦苦造出來的車賣不出去,眼看這家刻上自己名字的公司不見起色,何小鵬當時的境遇,不比李斌好哪去。
李想呢?這年底,采用“增程式”的首臺理想ONE汽車剛剛交付。李想正思前想后,如何穩住投資者,并在轉年謀求上市。
造車三兄弟愁眉不展,當然大環境也確實不給面子。年底一統計數據,發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只有120.6萬輛,同比下降4.0%?!镀嚬I藍皮書: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2020)》里說:這是10年來*負增長。
越是磨難的時候,人越抱團。
2019年年底,李斌去香港出差,住在迪士尼樂園附近。恰好何小鵬也在香港,兩個苦逼的男人相約在海邊,一直聊到凌晨。
期間李斌說缺錢啊,他們都不融資給我,蔚來像是躺在ICU里,隨時可能掛掉。何小鵬說兄弟你別急,我就在ICU門口坐著,說不定下一個掛的就是我,說到情深處,何小鵬干脆教李斌“如何給企業省錢”,而李斌也開始分析小鵬汽車銷量低的原因。
他說:你是不是應該把公司名字改一下,別叫小鵬了?
那時李想正在處理理想ONE交付后的各種事故,接連著應付媒體的各種發難,“增程式”被指技術落后,李想不得不大半夜發長微博親自教大家造車,以至于到現在,“增程式”的優劣依舊辯駁不斷。
三兄弟雖然沒有聚到一起,但時局莫測,他們建了一個微信群。群里,三兄弟經常探討新能源車政策問題,還互訴衷腸,有一次一位記者問何小鵬你們都在群里說什么,何小鵬瞇起眼睛微微一笑:說些不能說的。
2019年就這么過去了。
到了轉年初,理想的投資人之一,美團的老大王興急了,在飯否發文預測未來造車格局的時候,細數了國內一眾參與新能源車的公司,最后的最后,點名了理想、蔚來、小鵬。
王興發話了,立馬有人解讀:“未來造車新勢力只能活3家”。
他們果然就活過來了。
新勢力三兄弟抱團的標志事件,其實是2020年6月6日,何小鵬在微博上曬出的那張合影。
照片中李斌在中間,左擁右抱著李想跟何小鵬。其實那條微博里,何小鵬還放了兩張圖,一張是漫威三英雄,另一張是三英戰呂布。
呂布指誰?懂得都懂。
當時,何小鵬自嘲“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痹u論也就跟風,說照片中的三個男人“透著一絲無奈?!?/p>
無奈不無奈這種事兒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從事實來看,三兄弟有了錢,當時是平步青云如日中天。
2020年6月之前,缺錢的蔚來終于拿到了合肥市政府70億的對賭投資,緩了起來;小鵬位于肇慶的造車工廠一期也開始投產,設計目標年產10萬輛;而這張照片發布一個月之后,李想飛赴紐約,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理想的“增程式”終于跑進了美國股市。
8月,小鵬也在美股上市了。
來,接下來必須大干一場了,于是該搞研發的搞研發,該蓋工廠的蓋工廠,新車發布會也因為有了錢而目標直指蘋果。
當然,新車有時也會因瑕疵出一點“小事故”,比如自燃、失控、停在長安街上一動不動升級系統等等,但總的來說,“新勢力”擺脫了PPT造車,在市場面前抬起頭了。
2020年年底,數據還不錯:蔚來累計交付了4.37萬輛車,同比增長112.6%;理想銷售了3.26萬輛;小鵬銷售了2.7萬輛車,同比增長112%。
銷量增長,三兄弟信心大增。這個時候,除了超越特斯拉——除了特斯拉,還有什么值得超越?
這不是夢話,即便在三兄弟都缺錢的2019年底,“嘴撕”特斯拉也成為共識——那時,首批國產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交付,兄弟三人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自己的立場:
李想同志說:國內高售價的汽車將受到不小的壓力,包括自己;李斌同志認為:這是有點殘忍,但這也是樂趣??;何小鵬同志則表示不屑:特斯拉強得有限,我們的車比Model 3好多了。
競爭壓力的同時,也有自信。
何小鵬說要在自動駕駛上把特斯拉打得找不著東;李想趕緊說特斯拉贏的原因太初級,并不光鮮;李斌更不服氣,就找出“同年齡的蔚來比特斯拉更優秀”這樣清奇的角度……
雖然三兄弟都是在不同的語境下,拿自家產品的優勢方面在跟特斯拉比,但總體上還是差著特斯拉不少,就像以前的手機圈流傳著一個說法:手機行業只有三個廠商——蘋果、友商和自己,自己是用來夸的,友商是用來罵的,蘋果是用來碰瓷的。
比如剛剛過去的6月份,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65萬輛。特斯拉僅國產Model 3一款車型,在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就達到了約17%。
想超越大哥,拿大哥做噱頭碰瓷這件事,說一年行,兩年信,無底線的說下去還不能超越,這事就變成了笑話。
對標特斯拉是這樣,對標BBA也是。
并且,歷史是個大圓環不斷輪回——2022年的新能源車市場,仿佛又和2019年有一拼。四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04.2萬輛,同比降35.5%,環比降34%。
退坡、加價、消費低迷都是導致人們不愿意買車的原因。2021年12月,上海保險交易所正式上線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不少潛在車主或將面臨保費上漲;12月31日,國家幾部委發布通知稱,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
媒體這時也站出來用數據講道理:說經過測算,蔚小理三家單車虧損已經拉開差距,理想虧 350 元左右,蔚來虧近 7 萬元,小鵬虧近 5 萬元。
啪,李想打了何小鵬和李斌一耳光。
銷售數據也說明一些問題。
2021年全年,小鵬汽車共計交付98,155輛,達到2020年的3.6倍;蔚來汽車全年共交付新車91,429臺,同比增長109.1%;理想汽車全年累計交付90,491輛,同比2020年增長177.4%。
再看看特斯拉呢。2021年特斯拉前11個月在華銷量已經突破40萬輛,等同于三家全年銷量的總合。
眼看頭部大哥肯定是追不上了,三兄弟的生存狀況也堪憂。
疫情打在了上海,新年能源車的供應鏈幾乎坍塌。自3月下旬以來,新能源車共銷售26.2萬輛,環比下跌40.9%,蔚小理三兄弟都叫苦不迭。
李斌憋在家中,一邊介紹如何用蔥換鹽,一邊無奈地喊話:一輛車差一個零件都沒法生產。另一邊的何小鵬再也不能“憶苦思變”,他說: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5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
要知道,蔚來可是在今年要交付一款大型SUV轎車,而小鵬也有G9要在年底交付——這些新車都將在未來承擔起“新勢力”的再次崛起。
可李想呢?
理想就在這時發布了L9,拿50萬的車跟500萬以內的車做了對比。另外的兩位——李斌和何小鵬一定很下不來臺。
早年,在何小鵬還沒有正式加入小鵬汽車之前,就有人問李想,你的對手是誰?李想提了李斌的蔚來汽車,也提到了尚未入局的何小鵬。
后來三個人在一起喝酒吃飯時自嘲:造車是苦中作樂。一起窮過富過的造車新勢力三兄弟,時過境遷,不太可能在同一個飯局上,自嘲自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