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庭中老年人的退休,尤其是60年代老人,年輕人逐漸成為家庭收入中的“*低人群”,收入被退休金倒掛。父母退休金的豐薄,真實地影響著年輕人的生活。
年輕人的生活總是擁有無限可能。其中有些變化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比如升職加薪,有些變化是時間贈予的,比如,父母的退休。
26歲的邵東正在享受后者的“福利”。
今年上半年,父母先后退休后,原本由他償還的房貸月供,“轉移”到了父母身上。雖然每月只要1000多塊,但沒有這筆固定支出之后,邵東手頭明顯寬裕了不少。
邵東生活在河北,父母都供職于國企,這些年單位不景氣,兩人工資加起來還不足4000塊,3年前,找親戚借了一圈錢,才湊夠首付,為邵東買下一套結婚用的房子。一家人商量好:首付父母出,月供由邵東來搞定。
大專畢業的邵東,3年間陸續換了幾份工作,大多偏向銷售,*多的時候一個月拿過6000塊,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每月只能勉強掙到3000塊。交完1000多的房貸,每到月底,他都需要靠信用卡透支或者花唄,支撐一段時間。
這種拮據的生活因為父母的退休而終結。父母先后退休后,退休金加起來超過了8000塊——一家人從幾年前就開始盼著這一天。在這座小城市里,年輕人的收入被退休金倒掛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
退休,成了一個象征新生活開始的金光閃閃的詞語。
01
倒掛
從2018年到2020年,畢業三年,李曉在北京的工資從4500元漲到了1萬元。
他原本以為自己混得很不錯了,直到他發現,原來直到爺爺去世前,自己的工資都沒能超過他的退休金。
“以前只知道爺爺的退休金高,但沒想到居然有小一萬?!崩顣哉f。在他們生活的這座東北縣城里,這個數字相當于當地平均工資的兩倍。爺爺曾經是一家國企的部門領導,2012年辦理退休,退休金從6000元一路上漲,到2019年時,每月已經有1萬元左右。
在這幾年火起來的東北老年人相親節目里,退休金的豐厚程度,是衡量一位老年相親者的*重要的指標之一。幾乎無一例外地,所有退休金在5000元以上的老人,在鏡頭以及相親對象面前,腰板都挺得比較直。畢竟,遼寧省2019年的平均退休金,只有2795元。
圖:《緣來不晚》劇照
在廣東人小松身邊,類似的“倒掛”現象同樣普遍。
小松的家人基本都在體制內工作,*近幾年退休的長輩,大多能領到5000元左右的退休金,也造成了“全家倒掛”的戲劇性現象:小松與妻子的收入,都不及各自的父母。小松父親的退休金,更是超過了小松姐姐和姐夫兩人的收入總和。
收入被“碾壓”的年輕人,如果接受了長輩經濟幫扶,很容易失掉一些在家里的話語權。
邵東免去了每月還月供的苦,但頂著“啃老”的嫌疑,他多少有些心虛,便開始遵從父母的意見,周末經常留在家里吃飯。至于新家的裝修布置,則全權交給了父母。
有些時候,收入差距帶來的是家族里隱形地位的變化。
李曉有位遠方大姑,以前是大家族里的“小透明”,雖然在事業單位上班,但人微言輕。退休后,她的收入接近翻番,達到8000塊,*明顯的變化就是,對家中晚輩開始格外關心?!巴磔呎疑豆ぷ?,結不結婚,大姑都要管兩下?!崩顣员硎?。
但家里的年輕人對大姑的熱情并不買賬:“不就是有退休有錢了嗎,有啥了不起的,又不是拆遷?!庇谑?,在家族聚餐的飯桌上,有錢有閑的退休老人,除了驕傲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成了*容易互相鄙視的兩類人。
02
“活著就是掙錢”
互聯網人曾經相信薪資會一直上漲。
后來,現實證實這就是個偽命題。
不過,至少在過去18年里,我國的退休人員確實在擁有著這樣的幸福。從2005年開始,國內退休金已經連續18年上調。每年比較退休金的上漲額度,是100多、200多還是300多,已經成為很多退休人員與老同事聊天時的經典話題。
很多人還能在退休時領到一筆巨款。
李曉有位同事剛剛意外“暴富”了一把。他的父親辦理了退休,因為工齡已有30年,領到的公積金和企業年金高達80萬元。在這個東北小城市里,這筆錢買下一套兩居室都綽綽有余。更何況,父親每月的退休金還有8000元。
在以東三省為代表的老國企林立的工業城市里,無數領著一兩千元公司的職工,做夢都在盼著的一件事情就是:退休。這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從此不再受企業經營狀態的影響,由國家統一支付的養老金,將成為退休生活*牢靠的保障——甚至比兒子都靠譜。
以邵東一家三代為例,目前,他們的家庭收入結構是階梯狀的:
收入*高的,是作為60后的邵東父母,兩人退休金分別為6000多、5000多;*梯隊,是作為40后的邵東爺爺奶奶,兩人退休金分別為4000多、3000多;第三梯隊就是邵東,2022年以來,他的平均月收入不足3000元。
比“收入*低”的地位更加讓邵東不安的是:全家人里,只有他的收入無法確定會持續增加。事實上,受疫情等諸多因素影響,他的很多失業朋友都在降薪找工作。
盡管生命的美妙之處很大程度就來源于不確定性,但在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忙著尋找確定性,通過考研或者考公獲得“上岸”,似乎成為一個群體的慣性動作。
“編制”重新吃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退休金。在多數城市里,編制內人士的退休金,往往能達到社會人士退休金的兩倍,甚至更多?;畹迷骄?,賺得越多,成為無數退休人士養生的動力。邵東就記得,每次家庭聚會時,爺爺都會笑瞇瞇地談到:“活著就是掙錢,真好?!?/p>
“活著就是掙錢”,同樣一句話,落在年輕人身上,顯然就是另一層意思了。
此外,多金的退休生活,這屆年輕人現在在羨慕,將來,可能還得長久地羨慕。
老齡化進展的加速已是共識。2008年,國內退休金領取人數不到5000萬,目前已經超過1.3億。一邊是老齡化加速,一邊是新生兒增速放緩,至少,延遲退休,會成為這屆年輕人將來難以擺脫的命運。
回到當下,父母退休金的豐薄,也在真實影響著年輕人的生活。
比如相親。很多相親的微信小程序里,資料調查里都有了關于父母醫保狀況的選項,顯然,父母工作保障情況,成為如今相親市場里的重要信息。而26歲的邵東剛剛在朋友圈里官宣了自己的新任女友,這是他*次如此正式地宣布。
一些“擺爛”的年輕人選擇“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繼續啃老。
李曉的堂妹,用母親攢下的退休金買了車、買了房、還穿上了奢侈品貂皮大衣。一位鄰居則每月固定從母親那里領到1000元零花錢,盡管后者的退休金每月不過2500元,他還美名其曰這是“養老保險回收計劃”,只是經由母親之手,將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再“收”回來。
03
鄙視鏈
2021年在北京再度跳槽時,李曉的年薪實現了30萬,月入超過2萬。
但在老李家,這并不能讓李曉爬上鄙視鏈的上游。
因為按照現行政策,作為社會人員的他,將來可能只能領到3000元的退休金。而在體制內工作的父親,雖然現在月入只有7000元,但因為養老保險繳納較高等因素,幾年后能拿到的退休金為每月1萬元左右。
在復雜的經濟社會中,退休金成了一項具備多重用途的指標。它可以決定一場相親的結果,可以決定一場家庭聚會的座次排序,也可以成為年輕人選擇工作以及定居城市時的重要標準。
人社部的數據顯示,目前人均退休金*低的為吉林省,為2850元,除了人口基數較小的西藏自治區,平均退休金*高的為上海市,人均退休金為4855元。
退休年份的差異也有較大的影響。國內直到90年代才出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退休金雙軌制”,但退休金數額長期較低。從2005年開始,國內退休金連續每年上調,每年保持著10%以上的上漲幅度,2018年開始,退休金上漲速度逐步下降到5%左右,即便如此,到2021年,國內平均退休金相比十年前也已經翻倍。
另外一個現象是,由于繳納數額和收入基數的快速上漲,近年來退休的60后職工領取的退休金,明顯高于50后和40后的老年人。在李曉父親的工廠,70歲以上人員的退休金普遍在5000元以下,近幾年退休的60后工人,則普遍在6000-8000元之間。
果然,命運給每代人都安排了不一樣的劇本,好避免人類在一眼望穿的無止境地重復之中,喪失探索和改變的熱情。
在退休金這件事情上,60后吃到了紅利,但他們同樣承受過無數次時代變革帶來的陣痛,只能在“苦盡甘來”的期盼中艱難前行。對于很多人來說,退休,才意味著安穩生活的真正開始。
這屆年輕人,同樣會有自己的劇本。
北京人趙航現在過得很佛系。他是滴滴司機,妻子是美術老師,二人的月收入加起來只有7000元,而父母二人的退休金超過1萬,承擔著家庭的主要支出,妻子甚至調侃父母是家里的“財神爺”。
在趙航看來,這種住父母房子,花父母退休金的生活很正常。他也努力過,但再怎么折騰,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勉強過萬,后來活兒越來越難干,他也就認命了?!靶液眠€有我爸媽”,他唏噓,小時候經常跟小伙伴討論“誰爸的車好”,而如今,他和朋友總聊到“誰爸的退休金更多”。
“你發現沒,現在大家都不罵啃老的人了”。趙航很慶幸這樣的變化。只是,他也說不清楚,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曉過去幾年持續的跳槽漲薪也停滯在了2021年。相比遙遠的退休金問題,他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不被過去的自己倒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