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點半,等到打完當天最后的12顆螺絲,身處特斯拉總裝車間的林淼下定決心向班長提出辭職。
10個月前,因為趕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擴張,他得以順利進廠。對于新能源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特斯拉不僅代表著專業對口,林淼還希望能在這個被稱為新能源天花板的外企為自己鍍一層金。
他原以為自己撞上了好運。身邊同學的去處大都是上游供應鏈公司,提到特斯拉,大家語氣中充滿了羨慕,有人跟他打趣,用不了太久,林淼年紀輕輕就能拿到幾百股的特斯拉股票。如果按照當前900美元的股價計算,那對應著數百萬元。
然而成為總裝車間的一名普工后,每三四十秒打完12顆螺絲的流水線工作,很快把他拉回現實。他意識到,這份“螺絲釘”一般的工作,根本無法幫助自己實現奮斗逆襲的人生故事。
從10年前累計生產約3000輛汽車,到今天這一數字突破300萬輛,特斯拉高效的生產速度,和其工廠合理的規劃設計、獨特的制造工藝以及高度的智能自動化緊密相關。
8月13日,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第100萬輛整車下線,僅用3年多時間就達到這個成績,智能化無疑功不可沒。但這背后,也離不開像林淼一樣一萬多名普工的存在。他們遍布在總裝、焊裝、電池等車間里,按部就班地完成著還無法被工業機器人取代的工作。
短短幾年時間,在臨港新片區拔地而起的特斯拉工廠成為新能源產業鏈頂層的設計者。為了搭上這輛快車,供應商們紛紛逐水而居,把廠房搬到上海工廠門口。從方向盤、安全氣囊,到汽車鈑金件,半小時之內,特斯拉就可以輕松集齊各種零部件,然后發運工廠組裝。
但面對*市值曾超過萬億美元的特斯拉,工廠一線員工少有具體的感知。有人被流水線式的裝配作業,頻繁地倒班勸退,有人盤算著賺到心里的那個數字就義無反顧地離開,還有人站在門外,渴望著能夠幸運地擠進特斯拉的工廠大門。
01
鐵打的工廠,流水的工人
15萬輛、45萬輛、75萬輛以上,這是過去三年里,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規劃的變化。拆解到具體的車型上,2020年初,上海工廠Model 3的周產量在3000輛左右。而如今Model Y的單班日產量就已經超過1000輛,未來還將繼續增加。
對于車企來說,交付量是生命線,而產能速度則是直接左右其變化的晴雨表。
3年時間,上海一躍成為特斯拉全球年產量*的工廠,除了擴建和升級產線,在沖壓、焊裝、涂裝、總裝、電池、電機六大車間,還有穿梭其中的物流崗,都吸引了大量的一線工人到來。
2020年底,因為趕上Model Y投產,王爽進入上海超級工廠二期總裝產線。而此后,因為產線擴產以及實行三班制生產,其所在產線的單班日產量從300-400輛一路爬升至880輛。工人可用的操作時間也因此被不斷壓縮,90秒、60秒、45秒,最終定格在如今的35秒。
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線工人數量的急速上升。2021年4月和9月,二期總裝產線先后兩次大規模招聘。到今年上半年,王爽所在產線已有至少2500名員工,而整座工廠的員工數量也達到近兩萬名。
還有4個月在特斯拉工作即將滿2年,王爽卻覺得“打螺絲”的工作愈發難以適應。產能數字的提升落在一線員工身上,主要表現在,隨著速度加快而對體能帶來的巨大考驗。他曾以為,800臺的產量目標已經算是極限。
時間大幅縮減,工作內容并未發生改變。王爽和工友們每天手握著2斤到10斤不等的螺絲槍,打著不同數量標準的螺絲釘。在他的描述中,自己的工作路線大致是“從主駕位進入,穿過副駕駛位后繞過車頭,再回到主駕駛位”。有些螺絲因為位置刁鉆,他需要在保證速度的同時完成彎腰、扭腰、扭脖子、低頭、抬頭等一系列動作。
去年8月產線改造后,王爽發覺自己的身體開始吃不消。因為工作量大休息不足,他時常會發暈,上晚班時,也常打不起精神,偶爾照鏡子,他被自己眼睛里的紅血絲嚇了一跳。一天工作下來,他能想到最放松的事就是給磨破皮的手掌抹上藥,好好睡一覺。
如今回想起來,他總是很懷念剛進入產線的日子。雖然一開始,他還因為上白班需要5點半起床而感到不習慣。但足足90秒的操作時間,400輛車的裝配任務,自己時常能提前完成任務。
和絕大多數工人一樣,王爽也是在朋友的慫恿下奔著特斯拉的高工資而來。但一個月剛過,和自己一同進廠的朋友都先后離開,“剛去的時候群里有120個人左右,發完工資就剩下80個人了?!彼l現,除了要邁過剛進廠的這道坎,每次發完工資和獎金也是離職的高峰期。
王爽逐漸習慣了周圍的工友換了一茬又一茬,索性就只埋頭干活。但一想到自己的工作強度幾乎翻倍,底薪卻絲毫沒有上漲的跡象,他還是會常常感到不爽。
經過他的觀察,自從2021年9月二期總裝產線實行三班制,產線上的工人換代頻率就變為以季度為單位,“產量增加得太快,大家都咬牙熬到拿了季度獎就跑路?!泵總€季度,特斯拉工廠就會發放一筆獎金,根據不同的績效評分,工人們能拿到1000-6000元。
02
超級工廠的叢林法則
拋開公司光環,來到這里的人,大都被特斯拉的待遇所吸引。
一線普工的底薪是5341元起,本科學歷能再加200塊,如果有經驗,還能談到更多。來到特斯拉之前,孫寧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已經入職的工人,對方告訴他,一年下來,除了底薪,加上各種補貼獎金和年終獎,能夠輕松拿到11、12萬元。
因為學歷低、經驗少,孫寧沒有太多議價的能力。底薪沒能談上去,為了拿到更多的季度獎,他激勵自己快速適應頻繁倒班,拼命干活。
特斯拉是規則的制定者,工人的扣分及檔位劃分都有清晰且嚴格的規定。在總裝工作近2年,王爽先后經歷了5次季度考核。因為從未缺勤,也沒有出現過任何狀況,為人憨厚老實的他分數也一直四平八穩。
按照規定,每位工人當月有100積分,一次普通工作失誤扣5分,有人在完成產量停線后,因為離開工位沒有打報告被扣5分,而分數的差距最終表現在獎金數額上。如若造成更嚴重的后果,獎金則會直接被取消。
每到季末,班長會按照積分高低對工人進行排名,對應著A-E五個檔的獎金。*A檔是底薪的1.5倍,王爽拿到過兩次B等,三次C等,前者代表額外發放20-25%,后者代表1個月的底薪。
待的時間久了,人人都渴望拿到A。王爽通過觀察得出結論,除了自己努力表現,那么多的規章條令,扣不扣分、扣多少分好像還是由班長說了算?!凹径瓤己藭r,積分靠前的也都是班長助理?!?/p>
其他組的工友給他支招,不能蒙頭干活,要和班長多互動 ,搞好關系,“請班長吃飯的人可能會拿到B,但肯定不會拿D”。工友拿自己舉例,有一次負責的螺絲釘爆紅(螺絲扭矩沒有達到標準)被扣5分,但在班長的幫助下,最終以“配合班長工作”、“積極進行輪崗”為由將分數又補救了回來。
在特斯拉,一線操作工的晉升之路有兩條,成為班長或是技師。剛進Model 3涂裝車間開始培訓,呂一就被告知,每年特斯拉會有兩次內部選拔,工人先自己申請,再參與考核。
技師則需要由班長推薦,然后參加長達3-4個月的培訓,培訓結束后只要通過考核就能晉升。然而,晉升通道狹窄,班長、技師不止有內部員工參與競爭,還有從外面招進來的,更有經驗的工人。一次選拔,200人爭奪10個名額是常事。
在特斯拉總裝工作了一年半,陳添對內部晉升并不抱希望,“還不如直接應聘其他廠的班長或者技師?!背烁偁幖ち?,他發現機會也非每年都有,“只有崗位缺乏的時候才會開放”。
告別了打螺絲,成功晉升也不代表徹底輕松。產線上的一切都是分秒必爭,班長的精神也同樣處于極度緊繃狀態。他們需要時刻盯著流水線,保證整條線的效率。一旦出現延時等突發狀況,班長都要在*時間處理解決。
嚴格的考核下,班長的流動性也不低。如果不及格,就意味著降級,或者離開。一位特斯拉的員工表示,自己入職一年時間,“已經換了三次班長?!?/p>
對于班長的流動,呂一有自己的看法,“很多人不是從特斯拉基層干上來的,根本受不了這種工作強度,基本一兩個月就走了?!痹谒闹?,這活兒一點也不輕松,除了壓力大,還要會寫報告和PPT。
班長看似掌握著普工們的績效評選大權,但習慣了接受的工人偶爾也會發起挑戰。把海港城房子轉租給呂一的大哥,原來在二期物流開叉車,上月月底因為對分數不滿,同班長發生了爭執,一氣之下就“自離”了。
王爽還記得,類似的情況發生后,隔壁組的一位工友選擇直接向上級舉報。*天,組內全員被叫去辦公室談話,最終處理結果是班長被革職。
提到進廠后的生活,“跑路”這個詞被不少人掛在嘴邊,但對廠外的人來說,和其他車企相比,想要進入特斯拉,并不算容易。
以上汽通用工廠為例,普工招聘都交由外包,進廠是和第三方公司簽訂合同,因為和第三方簽約,從投遞簡歷到面試通過,半天就能走完面試流程?!罢麄€過程不超過1分鐘,問完學歷、是否接受倒班,就結束了?!币晃浑x職工人告訴未來汽車日報。
流水線工人進入比亞迪有直招、中介、網招、內推這四種渠道。以前,在這四種渠道中,中介占比*。在長沙比亞迪雨花區工廠,整個工廠大約5萬人,但負責直招的HR只有4個以及一個30人左右的網招部。其他活躍在各個社區平臺的幾乎都是招聘中介,而后者是進廠的最快途徑。(注:據*消息,目前長沙比亞迪工廠已經暫時取消了中介這個招聘渠道)
同一批人面試時,“每個人頂多不超過3分鐘,12個人不到半小時就出來了,一般都會過?!币晃槐葋喌瞎と嘶貞浀?。
而進入特斯拉,只能在官方渠道投遞簡歷或是通過內推。整個招聘流程分為“投遞簡歷——視頻面試——背調——體檢——入職”,整套流程下來,最快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一位前通用工人從今年6月投遞簡歷到入職特斯拉,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因為流程太慢,他一度以為自己沒能通過。進入視頻面試階段,“面了將近10分鐘,面試結果還得等2-3天才會有通知”。
也正因為此,每當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時,一想到自己為了進入工廠,大夏天頂著40多度的天氣找地方體檢、租房,還沒有入職就已經花去幾千塊錢,孫寧就覺得自己還能再咬牙熬一段時間。
03
錢不止靠賺,還要省
4月上海受疫情影響停工的22天,陳添在出租屋里度日如年。工廠只要一天不開工,就意味著只能拿到保底4000塊的工資,房租、各項生活成本卻只增不少,“平時十塊錢就能買好的菜,那段時間翻倍了漲?!?/p>
和其他車企工廠不同的是,特斯拉為工人提供午飯,卻沒有免費的住宿。一般來說,特斯拉工人有三種租房選擇。一種是宿舍,4人間,每月400塊,不包水電,短期內做工是日租,價格50元一天。另外一種方式便是租特斯拉合作的公租房,一般是單間,價格比宿舍貴,價格通常在700-1000塊之間。
不同車間、作息和生活習慣的室友組合,意味著很難睡一個安穩覺。介紹孫寧進廠的工友勸他哪怕住遠一點,也一定要自己租房,“長期倒班如果睡不好,頭暈眼花?!?/p>
在公租房里住了兩周,因為晚上工作容易犯困,陳添還是決定搬出來。為了兼顧通勤時間和價格,他開始問工友還有中介,通過各種渠道做攻略,他甚至在小紅書、貼吧上認真學習了不少工友總結出的租房避坑指南。
還有一種租房選擇則是自己找周邊的合租房,不同地方價格各不相同。
距離工廠3.4公里的藍灣國際社區,距離合適、方便通勤,但兩室、三室的合租房,動輒兩三千的房租,均攤下來陳添還是覺得不合適。最終他決定放棄周圍通勤時間不到半小時的片區,這意味著他能省下幾百塊錢。
運氣夠好,來得早的工人,在距離工廠僅4-5公里遠的海港城附近找到了房子,每月400-600元是工人們租房的預算范圍。
為了省錢,確定入職后,呂一才開始在網上刷租房信息。入職前三天,他從一個準備離職的工友手中轉租了特斯拉在海港城的房子,四人間,“算上水電,一個月350元都不到?!?/p>
因為價低,這里的房源足夠熱門,但房子空間小,隔音也不好,4-5層的老房子,沒有任何粉飾裝修,也沒有陽臺,洗完的衣服只能晾曬在發銹了的防盜窗上。遇上南方的梅雨季,半個月不見太陽,衣服上總是留有一股霉味。
但這里是不少人心中的“夜上?!?。不僅有大家公認的美食街,還有各種小館子、酒吧、足浴店。因為附近住的大都是工人,只有到了晚上,所有的店鋪才算活了過來,亮眼的燈帶把整條街照得透亮,商家也卯足了勁兒招呼客人,一掃白天的無精打采。
陳添最后選擇住在了距離工廠5.3公里遠的五四社區,雖然沒有海港城繁華,也少了些煙火氣,但是離得近,房租也不高,更重要的是,有個陽臺,他覺得很滿意。
當產能成倍增長,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開始涌入上海工廠,附近的房源也變得異常緊張,房價也因此水漲船高。陳添眼看著普通合租房的月租金普遍漲了2、3百元。
經歷了今年7月以來的產線擴招后,海港城附近的三家房屋中介均表示周圍的幾個小區里,千元以下的合租房已無任何房源,月租金在1000-1200元的單間房也所剩無幾。
過高的月租金將越來越多的普工逼往距離工廠十幾、甚至幾十公里開外的偏遠小區,林淼就是其中一員。他住在月租金僅100元的小區,但那里距離工廠40公里遠,為了趕得上每天的班車,他要比住在附近的工友們早起一個多小時,一天算下來,他少了兩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除了省錢,不少工人試圖挖掘更多賺錢的路子。入職之后,王爽才知道“內推”原來也能賺錢,他決定抓住這個機會。
按照規定,只要用工人的內推碼順利入職特斯拉三個月以上,每成功推薦一人就能拿到500塊錢的獎金。王爽算了一筆賬,只要每個月能成功推薦兩個人,自己一個月的買菜錢就能解決,如果翻倍,房租都能賺出來。
他向其他熟練操作的工友取經,學著他們的玩法,活躍在抖音、快手、貼吧等社交平臺,通過帶話題、帶定位、在圈子里分享特斯拉的豐厚獎金以及工作日常吸引流量。
碰上有興趣的人,王爽會私聊對方發送內推碼。為了保證能夠順利入職,對方簡歷通過后,把會把同批次通過篩選的人邀請進微信群,利用下班時間統一解答面試、體檢等一系列問題。
除了工作,他還會分享生活日常,頻繁在群里說話、發視頻活躍氣氛。把應聘者當朋友來看,讓他們感受到特斯拉獨特的“人文關懷”,是王爽獲取對方信任的重要一步。
入職以來,他先后推薦了25個工人入職,最后只有4個人堅持了3個月,他也僅拿到2千元的內推獎金。
04
夢想與現實
從特斯拉涂裝車間離開后,每每回想起那段只有一個半月的工作經歷,徐茂都覺得度日如年。
和大部分人一樣,他也是奔著高工資來的。2021本科畢業后,徐茂在老家云南的一家旅行社找到了*份工作,但疫情反反復復,活兒還沒怎么干,他就失業了。
在抖音上,他總能刷到特斯拉的招聘信息,他聽別人說,在那里工作一年至少賺10萬,要是半年能升為組長,收入直接翻倍,他沒再多想,立刻投了簡歷。
2月初視頻面試通過后,徐茂帶著身上僅剩的8千塊錢飛到了上海。按照常規流程,做完體檢,不出一周就能進廠。但突然爆發的疫情,讓入職時間被無限延遲,還沒體會到賺錢的快樂,無盡的焦慮和饑餓先給了徐茂當頭一棒。
他清楚地記得,疫情最嚴重時,連著十幾天,他都只能吃米飯,買不到菜,錢也不夠了。等到6月中旬進廠工作,他不僅花光了積蓄,還負債三千。
徐茂原本計劃要把錢賺回來,但工廠里的工作強度遠超想象。他從小性格內向,獨來獨往,但流水線上的枯燥無聊還是讓他懷疑人生。在工廠的一個半月,他只上崗了8天,因為從未進過工廠、摸過產線,班長念他是本科生,允許他的培訓周期長達半個月,是其他人的好幾倍。
事實上,他在第三天就學會了工作流程,但他覺得自己不能過早暴露出來。實習期間光是站在流水線外觀摩學習,就讓他向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疲憊到不想說話。很快他就被自己勸退了。正式離開的那天,徐茂發誓,寧愿睡橋洞、躺大街,也*不進工廠了。
但他決定留在上海,找一個能擁有自由,同時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工作。在勞務公司做招聘中介成為他的新去處,他覺得這個不僅能賺錢,還能鍛煉嘴皮子,“比在廠里好太多?!?/p>
而在工廠學習到的經驗,走出特斯拉的大門,便再也用不到了。但這趟經歷,讓徐茂得出一個結論,“一朝在流水線,年年歲歲都得留在流水線,年輕還是少進廠?!?/p>
不少人都是踏進流水線之后才發現自由可貴。
林淼把進入特斯拉視作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三年來,他一直對高考失利耿耿于懷,原本他以為至少能進入一所二本大學,但最后卻滑至??茖W校。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的夢想破滅,在高考之后,他每天想的都是如何避免成為一名普工。
進入特斯拉前,他心里盤算,如果在*進的新能源汽車工廠能夠“偷師”成功,自己和那些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也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但林淼等到的,只有一面車門和限位器,以及10顆自動螺絲和2顆手擰螺絲。
工作近一年后,他還是無法接受在流水線打螺絲的事實,林淼決定離開,“回去準備專升本考試?!?/p>
呂一將工人的快速流動、抱怨歸結為不能吃苦。因為不滿意退伍后被分配到迪士尼當保安,呂一選擇進入工廠,在流水線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一番天地。部隊的經歷教會他服從管理、不屈不撓,遇事*反應是想辦法解決,而非抱怨、不滿現狀。
呂一的上一份工作是在通用南廠做噴涂,通用在上海共有南廠、北廠和新廠三個工廠。去之前,別人告訴他,“想掙錢去新廠,想輕松去北廠,南廠又累又不賺錢”。彼時他所在的車間沒有經過產線升級,線上也沒有自動化設備,給車上漆全靠人工?!坝峙K又黏,噴漆有毒,兩年間我帶過十幾個新人,大部分人當天就跑路了?!?/p>
吃苦受累呂一覺得自己全都能忍,但10年的老員工還在一線干,讓他看不到努力的希望。多方打聽之后,他將目標鎖定在特斯拉。
呂一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進特斯拉的*天,全新、井然有序的工廠給他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感。一想到在這里只需要穿上勞保鞋、防靜電服、戴上口罩就能立即工作,他覺得倍感幸福?!霸瓉硪淮魃戏蓝久嬲志蜁杏X渾身不舒服,何況一戴就是11個小時”。
成為技師,是他給自己定下的年度目標。除了按時完成工作,不到一周時間,呂一就向車間里的其他工友挨個取經,怎么晉升最快、哪個技師崗位薪資*。
看著工廠里的人來來往往,經歷豐富的呂一總是希望能夠充當對方的人生導師,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他總在想,人還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定位,能否干下去,得自己想清楚?!跋胪?,什么困難就都不在話下了?!?/p>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王爽、呂一、林淼、徐茂、陳添、孫寧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