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離開菊廠啦?!?/p>
剛剛,稚暉君在B站更新了動態,官宣離開華為。
來源:彭志暉B站
他是B站百大UP主,B站粉絲稱他為“野生鋼鐵俠”,最知名的光環,就是以“華為天才少年”的身份加入華為。
他表示“傳言不虛”,接下來將會開啟一段新的事業,去做更有挑戰的事情。
稚暉君在華為這兩年的時間里,作為計算產品線昇騰部門的一員,主要方向是AI邊緣異構計算領域,從事昇騰計算產品線的全棧研發工作。在業務上面的能力有目共睹,他所在部門績效考核幾乎全A。
對于稚暉君離開華為,公司應該挽留了很久,根據其B站動態,他所在的部門,還特意設宴“歡送”。
在“歡送局”現場,有個橫幅:野生鋼鐵俠,江湖再見,祝稚暉君未來一定精彩。而稚暉君坐在了C位。
有消息稱,這位天才少年將在機器人領域開啟獨立創業,目前已經獲得天使輪融資。
01
“天才少年”稚暉君
稚暉君在2020年11月,頂著“天才少年”的名號進入華為,年薪達到200萬,這是“天才少年”的最高水平,負責的是華為昇騰計算產品線的全棧研發。
相比于天才少年的稱號,B站粉絲更愿意稱其“野生鋼鐵俠”。
他在B站上有227萬粉絲,曾被評為B站2021百大UP主,在他的B站投稿視頻中可以看到,“天才少年”不是虛有其名。
來源:B站
自制超迷你語音助手、迷你無線智能攝像頭、自制獨輪自平衡機器人、3個月自制最小電視、甚至用吃剩下的螃蟹殼打造了一臺可無線控制、可目標追蹤、可激光測距的火星車......
這些都是稚暉君的日常操作,真正令其一鳴驚人的是他自制的一款自動駕駛單車。
2021年6月,已經成為華為天才少年的稚暉君,花費了4個月,其實僅是周末時間,打造出了一款近乎*的自動駕駛單車。避障、拐彎、高難度雜技動作都不在話下,甚至還配備了特斯拉都沒有配備的激光雷達。
B站董事長陳睿甚至親自評論:“太強了,重新定義自行車?!?/p>
這段視頻在B站的播放量已經達到468萬,復雜程度和硬核的打造驚呆了一眾網友。
他是怎么造出來的?
在單車選擇方面,稚暉君選擇的是漂移玩家的*品牌——死飛(Fixed Gear)。
首先對死飛進行CAD建模,這樣就得到一個虛擬自行車,接下來重點打造三步:硬件改造,也就是加入了一套復雜的自動控制系統;智能化,搭載一整套傳感器組成的感知網絡,以及一個算力足夠強大的計算芯片作大腦;軟件和算法,這也是注入靈魂的一步,開發、實現一套感知和控制算法。
為了讓自行車自己保持平衡,稚暉君在座位下方加入了無刷電機,采用角動量守恒的思路,做一個驅動金屬的動量輪。
既然是自動駕駛,自然少不了“腦子”,給自行車安裝腦子分為兩步。一是小腦控制實時行動的小腦;二是負責耗費算力、高時延的感知和決策的大腦。
小腦方面搭建了RPC通信框架,用來實現傳感器的數據處理,以及電機的控制算法。大腦使用的是昇騰310,作為昇騰系列的邊緣計算芯片,基于達芬奇架構,最高能夠提供22TOPs的算力。
于是經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再加上深度相機、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這輛自行車能夠快速檢測出周圍是否有物體,從而實現避障和跟隨。
最后這款自動駕駛的驅動器是Ctrl-FOC矢量控制驅動器,這是稚暉君在去年9月份設計出來超迷你 FOC 矢量控制驅動器,雖然是迷你版,但這個驅動器可以實現兩路共100A的無刷電機FOC控制,同時還驅動了前面的60KG舵機以及一個散熱風扇。
動力方面,電池使用的是6S的航模動力鋰電池,續航 2-3 小時,不過受限于整車功率,目前這輛自行車還不能載人。
02
為什么離職?
雖然經常被調侃,在工作之余更新B站是不務正業,不過稚暉君無論是自身能力還是業績都得到了華為內部的認可。
甚至還曾經得到任正非的稱贊,認為他是華為創新的動力。
“天才少年”招聘計劃被人們所熟知是在2019年的6月,任正非在一次內部講話中確認了這個計劃。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戰爭,首先要用*薪酬吸引*人才,華為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且逐年增加?!疤觳派倌辍钡墓べY共分三檔,其中最高年薪可達201萬元。
來源:華為
根據華為官網顯示,加入華為的天才少年將挑戰世界級難題,享有全球研發資源,有行業*交流機會,具體課題有聯接、智能終端、云與計算、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等。
任正非表示,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鉆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截止到2022年,華為簽約的“天才少年”在國內共有19人,國外只在俄羅斯簽約了2位,共計21人。
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并不是隨便什么天才都被選中,招聘流程相當嚴格,一般需要經過七輪的面試流程,最終還要通過華為總裁的面試。
稚暉君就是屬于通過面試的佼佼者,最終在華為擔當的是昇騰計算產品線全棧研發部門中AI邊緣異構計算領域。其對外公開的華為Title,是昇騰AI邊緣計算專家。
關于稚暉君離開華為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兒了,有知乎的匿名知情人士透露稚暉君大概兩到三個月前就提交了離職申請,上周正式離職。
稚暉君在工作期間工作能力非常強,內網的榮譽墻可以看到他入職華為期間也拿了不少獎項,例如總裁獎、明日之星、金牌團隊等獎項。
做的內容也是他感興趣且擅長的方向,在稚暉君提出離職的時候,他所在部門就已經挽留了稚暉君很長的時間。
有知情人士透露,稚暉君所在的計算產品線今年人事變化很大,從SE到PE到部長和SDT總裁都換過一遍,這可能也是導致稚暉君離職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此來看,稚暉君的離開,可能并不是薪酬待遇和業務能力的問題。
03
開啟機器人創業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
稚暉君本名彭志暉,2018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雖然本科學的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但他基于自己對計算機的愛好,一直自學計算機知識,研究生階段直接選擇信息與通信系統專業。
在加入華為前,曾就職于OPPO研究院AI實驗室,直到2020年通過“天才少年計劃”加入華為。
“他離職了對于公司來說確實是一種損失?!庇兄蓵熅耐卤硎?,他這樣有能力有想法有行動力的人,確實不太適合在一個企業做螺絲釘太久。
其實這些人大多都有自己的想法,畢竟安安穩穩上班就不是天才了。
關于這次稚暉君離開華為的另外一種原因,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是去做機器人方向的創業,具體什么類型的還不清楚,但資金方面已經找到了一些資源?!?/p>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稚暉君就點贊了小米研發出的機器人,直言自己需要抓緊整活。
來源:彭志暉微博
他也一直在社交平臺上,不時更新自己的機器人研發進程,而且稚暉君在自己大本營B站的最新一條動態,就是關于機器人的話題。
顯然稚暉君在機器人領域已經神往許久。
不過創業不比在大廠打工,研發、運營和投入都需要親力親為,最關鍵的是,投入也并非是小數目。
好消息是,稚暉君已經獲得了天使輪投資,對方還是涉足機器人行業某大佬。
雖然這些都是猜測,但按照本人的回應:傳言不虛,目前其機器人項目大概率已經開始運行。
世界上不缺被叫“天才”的人,但是天才好做,成果難出。
從mini AI 電腦、機械手臂,到自動駕駛自行車,其每一個成果的實現都能得到自己價值實現的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是在公司安安穩穩上班得不到的,即便這家公司是華為。
稚暉君選擇離開華為想去自主創業,這是他對自己未來的一種選擇,前途雖然有可能坎坷,但不試試怎么能知道呢?
就像他在B站自我介紹里說的那樣:保持熱愛,奔赴星海。
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