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風險投資的一個重要邏輯在于“標準化”、“規?;?、“可復制”。
雖然新藥研發一直是熱門投資領域,但絕大多數投資的都是西藥開發。
中成藥由于缺少技術參數,不能有效控制產品質量及保證臨床療效等原因,多年來一直不被投資人所重視。近兩年,隨著人們對中成藥認可度越來越高,二級股市以及一級風投市場對上的中成藥投資熱了起來。
全面開放以來,連花清瘟一盒難求,因此有網友甚至在網上貼出了“連花清瘟”的配方,并稱“大家買不到連花清瘟膠囊,可以直接去中藥店,拿著方子自己抓藥,自己放鍋中熬一熬,效果也很好”。
雖然隨后廠家在網上澄清:
“文章中與公司有關的內容均不屬實。公司從未公布如文章所列‘連花清瘟防疫方’?!?/strong>
但從這件事中不難看出普通民眾對于中成藥的接受和認可度以及對于健康防護的迫切渴望。
去年底,片仔癀以及同仁堂安宮牛黃漲價就曾引發了網友對中成藥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從去年底到今年中藥概念股一直比較活躍,并在去年和今年年底火了兩把。
近年來,雖然關于中成藥的討論不僅在網絡中不絕于耳,不少投資人已經開始關注這一投資領域。
01 哪些機構提前押中了防疫中藥股
提到防疫中藥材概念股,首當其沖的當屬由以嶺藥業(002603)、振東藥業(300158)、瑞康醫藥(002603)、黃山膠囊(002817)、東寶生物(300239)組成的連花清瘟上下游企業。
防控剛剛放開那周,以嶺藥業(002603)股價曾一度沖到了53.96元的歷史最高點。
除了連花清瘟外,白云山(600332)生產的清開靈顆粒以及香雪制藥(300147.SZ)生產的板藍根顆粒、抗病毒口服液、橘紅痰咳液系列產品,以及盤龍藥業(002864)生產的清瘟護肺顆粒都是居民搶購的重要防疫藥品。
此外,與防疫相關的中藥概念股還有華森制藥(002907)、太龍藥業(600222)等企業。
雖然這些醫藥上市公司背后的投資方多為地方政府產業基金以及醫療企業,但也能看到投資機構的身影。
其中,*贏家當屬港股及海外投資人。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為深港通和滬港通股票的名義持有人。
以嶺藥業(002603)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擁有該公司2.15%股份,是該公司第四大股東。
與此同時,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還是白云山(600332)的第二大股東,目前占有該公司16.23%的股份。
除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之外,另一重要贏家可能要算是馬云了。
2015年廣藥白云山募集83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成為A股醫藥企業定向增發規模*的一筆融資。
其中募集的25億元將用于“大南藥”板塊,廣藥白云山擬投入其中 “大南藥”研發平臺建設項目擬投資15億元,以期整合現有內部研發資源和拓展戰略新興醫藥領域。
此外,還有10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該公司現代醫藥物流延伸服務體系建設,為醫院提供藥品智慧物流綜合管理解決方案。
之后,白云山與阿里健康在醫藥電商等領域建立深層次合作關系。
此外,廣藥白云山與阿里健康還對外公布了更進一步的合作計劃:
在醫藥電商O2O方面,廣藥白云山將自有的健民和采芝林連鎖門店入駐阿里健康的APP,共同發展O2O 業務。
雙方還將在醫藥分家的大背景下,共同探索處方外流的合作,并以廣藥健民網擁有的醫保藥品在線支付為基礎,共同探索更廣泛的線上醫保支付新路徑。
持有白云山股份的同時,馬云作為個人投資人,在2020年疫情爆發后多次在二級市場上購買以嶺藥業股份。
以嶺藥業今年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馬云持有該公司0.44%股份,是該公司第七大股東。
疫情爆發前,包括深創投、招商資本、紅杉中國、IDG資本、毅達資本、海爾資本、鐘鼎創投、景林投資、摯信資本等機構就曾對這些防疫中藥股進行了投資。
02 “連花清瘟”背后以嶺藥業的投資版圖02
在眾多新冠藥品中,人們為何對 “連花清瘟”青睞有加?
那就要20年前的那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說起。
按照以嶺藥業官方說法:
“連花清瘟于2003年5月完成流感、SARS藥效研究及毒理研究并申報臨床批件;2003年6月取得治療流感臨床批件和治療SARS臨床批件;2004年2月申報生產;2004年5月9日,被國家食藥監局批準上市”。
“連花清瘟” 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熱毒襲肺之流行性感冒。
雖然 “連花清瘟” 生于非典,但由于非典很快得到控制,因此這款藥一直以來只是一款再普通不過的治療發熱或高熱、惡寒(怕冷)、鼻塞流涕、咽痛的藥品。
由于在非典治療中曾使用過“連花清瘟”,因此新冠來襲的時候,“連花清瘟”也作為試用藥之一。
之后國家藥監局批準連花清瘟功能主治增加“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于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
后續各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均將連花清瘟列為中醫治療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
今年3月發布的第九版診療方案,還將其列為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輕型和普通型推薦用藥。
以嶺藥業創始人吳以嶺不僅是連花清瘟的重要研發人,而且還是國內一名院士。
吳以嶺出生于醫藥世家,從小就受到作為醫生的父親影響,經常和藥打交道。
在5歲的時候吳以嶺就可以背多個藥方,13歲就認識兩百多種藥,各種醫學書籍更是被他全部研讀過,像《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可以說是一位醫藥天才。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吳以嶺成功考入了河北新醫大學中醫系,只用了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醫學系五年的課程,之后被南京中醫藥大學錄取為首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后被分配到了河北省中醫院從事臨床工作。
1992年,吳以嶺正式創業,成立石家莊開發區醫藥研究所。
兩年后,吳以嶺在醫藥研究所成立了一家下屬單位——黃帝制藥廠,并在1996年更名為以嶺藥業有限公司。
以嶺藥業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該公司目前由其子吳相君擔任公司總經理,其女吳瑞是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其外甥李晨光在上市公司擔任財務負責人。
經過20年發展,以嶺藥業除了醫藥業外,還在涉足食品快消、零售、酒店、旅游、醫美、影視、投資等多個行業。
通過控股的北京中嶺燕園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嶺藥業投資了多家醫藥創投公司,其中包括目前正在申請港股IPO的北京派爾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計劃在科創板上市的北京華昊中天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通過持有昊德嘉慧暨浙江海寧嘉慧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投資機構股權,吳以嶺家族投資了多家醫藥、教育培訓、芯片、機器人、人工智能、汽車出行、空氣凈化器等領域的公司,包括舒華體育(605299.SH)、榮科科技(300290.SZ)、正元智慧(300645.SZ)等上市公司。
03 “連花清瘟”能否帶火中成藥投資
從去年底片仔癀以及同仁堂安宮牛黃漲價開始,二級股市投資人對中藥概念股就表現出了超高熱情。
縱觀近年來中藥概念股投資情況,政策一直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2012版基藥目錄中,中藥擴容比例高達100%,又逢限抗令將部分抗生素市場分流到了中藥,受醫保擴容的紅利期影響,2013年中藥板塊持續火熱。
高光時刻,中藥板塊的收益率相對醫藥指數一度超過了35%。
但隨著2014年醫??刭M開始逐步強化,中藥醫保紅利消退,疊加注射劑政策收緊和中成藥集采預期的悲觀情緒,令中藥板塊多年來一蹶不振。
受此政策以及二級股市影響,一級股權投資市場對中藥類項目投資也是時高時低,不像其他賽道那樣有明顯的上升和下降期。
數據來源:烯牛數據
過去一年,活在內卷和醫??刭M夾擊下的創新藥*次切實感受到了寒冷,港交所20只生物科技新股中有15只首日破發;
A股的Pharma們仿創藥青黃不接。
因此,一些投醫療項目的投資機構開始將目光轉向了中成藥以及中醫相關項目。
一個多年投資醫療項目投資人表示:
“無論是消費需求端還是政策端,現在品牌中成藥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投資機會。首先從市場來看,2020年,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28254.3億元,預計到2025年,這一市場將達到48071.7億元。此外,近幾年政府對中成藥的支持政策不斷,近日(12月19日)國家藥典委發布《中國藥典》,無疑對中藥行業而言是又一利好”。
以前的中醫,看病開方更多是靠醫生本人的經驗和技術,對于藥材的分辨把控也多有不同,而資本卻十分看重標準化和可復制性,這也是一直以來投資中醫的機構一直沒有那么活躍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中醫藥正在進入工業化(標準化)生產,中醫藥的量化要從藥材、制作流程等方面逐個攻破,脫離傳統的定性生產方式,轉化為先進的定量生產方式。
雖然中成藥投資迎來了紅利期,但由于行業本身一些特點,從原材料加工、醫藥制造業、醫藥流通業和醫藥服務的各個環節,仍存在不少投資痛點。
對此,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曾指出:
“中藥材企業投資難點在于財務這塊很難盡調清楚,可以重點選擇具備地域*特點,上規模、系統化、規范化的企業進行投資。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類企業投資痛點在于個人供應商占比通常很高,導致核查難度大,并常有流程規范性方面的問題,因此投資時可以盡量選擇規范化、規?;?、有一定品牌的項目”。